詳細描述
課程介紹
課程背景
IE(工業工程)管理學在國外管理學領域又稱為科學管理。是近百年來世界實體經濟發展和進步的催化劑。它起源于美國,被日本成功應用于企業管理全領域。豐田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,他的精益生產是世界同類企業的典范。為什么同行們紛紛仿效,但成功者少之又少,超越者幾乎為零?原因究竟其實很簡單:豐田以做到全員IE!而很多企業在導入精益生產的時候卻連一個IE工程師都沒有,還有的企業甚至不知道何為IE。
如果掌握了IE這門科學,管理者就會把人的一切不正??闯烧?,把事物的正??闯刹徽?。企業就不會單從主觀角度出發去猜想問題,而是從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出發去研究問題。只有這樣解決效率、成本、交期、安全問題才會一勞永逸!
陳志華曾師從日本能率管理學會副會長、日本產業界國寶級人物小川一野。并從事IE實踐工作和理論研究十余年。其開發并主講的《標準工時與生產線平衡管理實戰》與《IE(工業工程)管理應用實戰》在北、上、廣開設公開課持續十年之久,課程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國內外學員的高度認可。
課程收益
更全面、更系統地了解IE(工業工程管理)的全貌;
更簡單、更深入地了掌握IE在管理中的應用;
更科學地規劃工廠或車間的布局與物流;
科學地理順生產計劃(生產計劃的15大要點);
如何讓工作從勞動強化走向勞動改善;
怎樣構建現場管理的四大基石與實現“盯、挖、搶、省”;
科學定位研發、工藝、生產、計劃、車間的分工與合作;
輕松實現產能、品質、成本、交期、安全、士氣的解決。
課程大綱
第一講:工業工程(IE)起源與意義
1、萬里長城修建與IE的起源
2、工業工程定義與兩大研究領域
3、21世紀企業管理發展的若干趨勢
4、IE在三個不同國家的狀況
5、提高企業利潤的兩種最基本方法
6、企業行為價值的基本標識(分析浪費的工具)
第二講:工業工程在工作中的系統應用
1、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(系統思維)
2、不要吃了上頓沒下頓 (計劃思維)
3、工作需要徹頭、徹底、徹尾 (斷根原理)
4、如何衡量自己和工作本身的價值 (價值定位)
5、成功需要攻守同盟(行動落地)
6、IE教讓你如何快速發現問題(邏輯思維)
第三講:動作研究的分類與經濟原則
1、動作不合理的五大表現
2、經濟動作的四項基本原則
3、動作經濟的16項原則
4、動作與產能的三大關聯項
5、動作的四大關鍵要素
6、動作有效性的三大要素
7、影響動作速度的五個相關點
第四講:IE七大手法與十大防錯原理
1、IE七大手法展示
2、IE七大手法用途說明
3、IE七大手法與QC七手法的區別
4、簡單闡述什么是防錯和為什么防錯
5、產生錯誤的10大原因
6、防錯的主體思路
7、防錯的十大原理及應用
第五講:IE實戰應用-增值從源頭開始
1、生產效率與生產能力識別
2、生產方式與生產原理識別
3、什么是標準工時與生產節拍
4、什么是標準化現場管理
5、什么是標準化作業
6、什么是作業標準化
7、標準化作業的三大內涵
8、生產效率的三大內涵
9、分享:經濟動作的三不原則
10、車間物流的三不管理原則
第六講:IE實戰應用-瓶頸分析與改善
1、產生生產瓶頸的十大原因
2、生產平衡改善的三大方向
3、如何尋找生產線平衡改善空間
4、生產線平衡改善的五大步驟
5、工作改善的四大工作原則
6、工序作業優化的四大步驟
講師介紹

陳志華 / Steven Chen
亞洲(澳門)公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(MBA)
制造型企業生產現場管理專家
托馬斯企業管理(TOPMOST)首席講師與專職顧問師
168培訓網客座講師 / 企業學習網特聘講師
新活力企業管理 / 制造管理中心(MMC)資深顧問講師
從業經驗與實戰背景
陳志華老師在國際知名日系企業任職長達十三年,歷任企業設備 主管、工藝開發經理、制造部經理等職,擁有豐富的現場管理實戰經驗。曾師從小川一也(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專家,日本WF&IE研究第一人)專門研習標準工時與動作研究(對豐田JIT生產方式、 NPS有系統及深入研究和實踐)。多年的日系企業管理經驗造就陳老師對現場管理(計劃、成本、納期、質量、技術、人員)的獨到見解與認識,對精益生產理念、TPS(豐田生產系統)、JIT(準時化生產方式)、IE(工業工程管理)有自己通過實踐證實的精髓認知。尤其精通電子、機械(工程機械/汽車制造/船舶制造)、制藥、新材料等制造企業現場的精細化管理。
授課特色與經典課程
陳老師授課以日系制造管理模式為主體﹐吸納世界制造管理經驗,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,力創制造管理模式的前沿。著有《反省中國式工廠管理》、《90后一線員工管理》等作品;主講經典課程有《全能型車間一線主管(班組長)/ 車間主任實戰技能訓練》、《精益生產增值系統構筑》、《IE標準工時與作業方法改善》、《構筑標準化勞動定額管理系統》、《5S管理活動與可視化管理實務》等……
輔導企業與咨詢客戶
中國中電、中國中鐵、中國核工業 、中國生物制品 、中船集團、中鋁業集團、中電振華(083軍工)、中國石油、中國南車、三一重工、徐州重工、威勝集團、科力遠(新材料)、新華聯集團、華潤集團、聯想集團、松下空調 、卡西歐電子 、天水華天 、西門子冰箱、東風本田發動機、海信集團、奇瑞汽車、江鈴汽車、中國一汽、創維集團、富士施樂、東軟飛利蒲、江陰浚鑫科技、先鋒藥業、百麗鞋業、九陽家電、美的家用電器、南都電源動力、奧托立夫、CTS、沙士吉打重工(德國)、德國貝爾、英提爾(加拿大)、伊戈爾電氣等……